作者: 發布日期:2022年10月10日 16:08 瀏覽次數:
“秋風瑟瑟催葉黃、雨寒凄凄落清流,寄情思思隨波遠、愁怨哀哀已無形?!睆倪@首詩中大家可以感受到惆悵、哀愁、凄涼等低落情緒。很多人認為春天最容易讓人的情緒低落、壓抑,殊不知秋冬季節情緒變化比春天更大,很多人容易患上“秋冬綜合癥”,指的是人們在秋冬因景色蕭瑟而產生凄涼、苦悶之感,甚至產生焦慮、抑郁的情緒。秋冬季節天氣驟然變化,人的情緒也很容易隨著氣溫變化而變化,由于早晚氣溫相差甚大,使人體新陳代謝和生理機能受到抑制、內分泌功能紊亂,導致注意力難以集中,引起心境低落的一系列癥狀。這既是生理問題,也是大自然的規律。
平時心理健康的同學往往在秋冬季節也容易出現情緒波動,傷感、淡淡的愁思等經常會伴隨著我們,只要自己能認識和關注到這是季節性情緒變化,稍作自我調整即可轉化回來。關鍵是平時心理不太健康的同學,在秋冬季節不僅要認識到自己的情緒變化,更要隨時關注自己是否得了“季節性情緒障礙”。秋冬季節如果出現了以下這些情況:心境低落(情緒低落、壓抑悲觀、興趣下降、自我評價降低、無助感和無價值感等)、認知功能下降(記憶力、注意力、學習能力、思維能力等下降)、思維遲緩(言語減少、語速明顯減慢、思路閉塞等)、軀體癥狀(睡眠障礙、體重下降、食欲下降等)、意志活動減退(行為緩慢、生活被動、懶散、回避社交等),需要及時尋求幫助。
調整方法:多曬太陽、積極鍛煉,找人溝通、合理宣泄情緒,將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,積極暗示自我,注意多補充水分、多吃水果蔬菜、營養平衡,尋找適合自己的放松方法,經常讓身體和心靈處于徹底放松狀態,如果自己調節不了可以尋求學校心理老師的幫助。
溫州外國語學校婁橋分校心理輔導站宣